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百年起始年 技术来当先 ——医药卫生分析中心“大家”谈技术系列讲座第四期圆满完成
2021年3月18日下午1点至2点30分,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举办了第四期“大家”谈技术讲座,本期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孔炜教授,分析中心生物成像与分析实验室的徐陆正老师担任本期主持人,分析中心袁兰、杨建茹、何其华、张雷、娄雅欣、刘皎、吴晶、贾永蕊、雷连娣、李小达等二十余位老师在现场及腾讯会议线上参加了技术交流活动。
孔炜教授长期从事血管基质微环境与重大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本次讲座孔炜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相关领域的重大进展,一是发现S1PR2新的配体FAM19A5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损伤后新生内膜生成的机制,肥胖相关的FAM19A5下调可能和心脏代谢疾病有关;二是同型半胱氨酸通过与Arg167和Cys289残基结合来变构调控血管紧张素受体,使之更容易被激活,进而加重血管损伤;三是发现血管外基质蛋白COMP的GFR2结构域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胞外N端结合,选择性抑制β-arrestin信号通路,进而在抑制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起到关键作用。孔炜教授全面梳理了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从G蛋白偶联受体的调控机制、信号通路、偏好性抑制机制、变构调控到血管基质微环境、药物和疫苗的研发,给各位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介绍疾病相关科学研究之外,孔炜教授还对所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了血管外基质的降解组学、代谢组学、单细胞测序技术、组织透明化及光片显微镜技术等,和在场的各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孔炜教授的报告为中心老师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也让各位老师体会到日常测试常用技术在科研中的现实意义。科学的发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分析中心同样需要对相对薄弱的技术环节加强部署,对相对优势的技术方面持续创新,不断完善,更好的为各个课题组做好服务。
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2021年3月19日
附:主讲嘉宾简介
孔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基金委创新群体牵头人。主要研究方向: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在Circulation,Blood, Circ Re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主持基金委创新群体、重点等多项基金。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科技部•比尔盖茨基金会创新大挑战-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担任国际基质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担任Circ Res, Matrix Biology; Cardiovasc Res.等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