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首页» 工作动态

百年起始年 技术来当先 ——医药卫生分析中心第二期“大家”谈技术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1-01-18

2021115日下午1点至330分,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简称分析中心或中心)在中心楼一楼神科所会议室举办了大家谈技术论坛第二讲。本期讲座的主讲嘉宾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放射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嘉东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心血管代谢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郑乐民研究员。担任讲座主持人的是分析中心生物成像室吴晶老师。分析中心孙崎、袁兰、何其华、吴后男等二十余位老师在现场及腾讯会议线上参加了技术交流。

王嘉东研究员首先为中心老师带来了题为放射损伤修复途径与肿瘤发生和治疗的精彩报告。王老师结合归国以来课题组主要围绕正常细胞如何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突变而变成肿瘤细胞”“如何设计好的药物去杀死已经发生突变的细胞,而避免药物抵抗”“发现放疗抗性机制与靶点,联合免疫治疗已经具有抗药性的肿瘤细胞几大方面为主线,一方面阐述了放射引起的DNA损伤及其修复机制影响肿瘤发生、发展、治疗及治疗抗性的分子机制的科研成果(揭示放射损伤修复的触发机制:Molecular Cell, 2019, IF:14.5; Cancer Research, 2013, IF:9.2;阐明放射损伤通路选择机制: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8, IF:11.1; Cell Reports, 2017, IF:8.2;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17, IF:6.2; 完善放射损伤修复机制:Genes & Development, 2014, IF:12.6; Molecular Cell, 2013, IF:14.5;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3, IF:4.2;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2011, IF:10.2),另外一方面透过科研看技术,为中心老师介绍了在其团队的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包括质谱、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对其科研结果支撑的重要性,更对分析中心的发展提出了希望,比如在活细胞成像系统上进一步完善激光损伤诱导系统,希望能与分析中心的技术骨干老师建立微信群,在科研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时能及时沟通与联系等等,大大增加了中心老师们为科研服务的信心,同时也让中心老师认识到了一些不足及待完善的方面。

8690c89dbc484f65915978947b8e1c95.jpeg

3a3877bcba6747d7859b80044c898d42.jpeg



接下来郑乐民研究员以脂代谢,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为题目,为中心老师更为深入的讲解了科研与技术在其团队的研究工作中是如何相互促进的。郑老师介绍到,在其团队发表的高水平文章中(Advanced Materials, 2020, IF:27.4; Gastroenterology, 2020, IF:17.4;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20, IF:8.168; Redox Biology, 2020, IF: 9.98),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在全新分子的发现与研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郑老师重点介绍了其设计并合成的一种高灵敏的纳米探针OPN Ab/Ti3C2/ICG,该探针可通过对泡沫细胞表面OPN抗原的特异识别作用,靶向富集到不稳定斑块局灶部位,从而实现对不稳定斑块的非侵入性在体光声成像Advanced Materials, 2020年)其团队最新发现的全新代谢物与酶及其在脂类代谢、线粒体功能及脂肪肝形成的通路与机制都是基于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大量实验才得以实现。此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小动物成像等细胞、组织、动物水平的多种技术在其团队的日常科研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郑老师对中心老师的技术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对分析中心未来在光声成像、大数据分析、联合建设实验室等方面提出了希望。科研需要技术,技术具有窗口期,一旦错过,会大大影响科研的质量与时效。因此如何把握最新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发展也是中心老师迫切需要加快步伐的方面。

8daef138233442f8abf10a818af206af.jpeg

75b7289c66774a5191059d2e98b7283c.jpeg



主题发言结束后,讨论的氛围愈发热烈,通过大家谈技术的交流与互动,中心的老师们更加意识到如何使手中的技术更好的融合到学科发展,为科研提供支撑。科研促进技术,技术助力科研,大家谈技术系列讲座,真正成为了科研与技术之间的纽带,为促进中心技术融入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附:主讲嘉宾简介

王嘉东 研究员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放射医学系主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及治疗机制研究,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Mol CellPNAS等期刊。


郑乐民 研究员

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心血管代谢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 Cardiovascular & Hematological Disorders - Drug Targets, Lipid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等杂志编委。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等。并主持国自然血管重大专项培育基金等国自然基金(7项),北京市面上基金(2项)等多项基金,作为研究骨干参加精准医学重大项目与973项目(4项)。获省部级一等奖与中华医学三等奖,美国心脏协会“Pre-doctoral Fellowship Award”等。已发表SCI文章103篇,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1篇,SCI引用超过3000次。2010年发明专利通过了美国专利局以及欧洲专利局,2019, 2020年各获中国专利1项。2014年获得国家CFDA心血管临床医学检验试剂盒一项,2020获得九项。研究方向:1)脂蛋白,脂质代谢,与心脑血管功能研究;2)结合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在心脑血管功能方面的应用。